SWOT故事集財經觀點

阿里巴巴 的創業歷程 (一)

 

創業期

相信大家對於阿里巴巴都不陌生吧!阿里巴巴是一個擁有電商、雲端計算、數字媒體和娛樂等服務的集團,其中電商服務佔了八成以上,只要他們有什麼新動作,整個電商市場都會跟著變動,能夠有如此大的影響力,和他們的創辦人馬雲非常有關係,這一週就讓我們來看看關於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時的故事吧!

創辦人馬雲的三次創業經驗

  1. 海博翻譯社

馬雲原來是教英語和國際貿易的老師,1992年他看到發現杭州出現許多外貿公司,需要大量專業的外語翻譯人才,而當時杭州並沒有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,於是創立了海博翻譯社。剛開始翻譯社是入不敷出的,為了維持翻譯社能正常營運,馬雲還會批發襪子和鮮花等小商品去販賣,結果賣小東西的收入反而比翻譯高,即便如此,馬雲仍不想放棄海博翻譯社,終於在連三年虧損後開始獲利,當時馬雲留下來全職經營翻譯社一段時間,之後便開始了他的第二份創業。

  1. 中國黃頁

1995年是互聯網元年,對馬雲來說也是他轉折的一年,他在這一年因為一些機緣出國見識到了「互聯網」,他認為互聯網將會是未來影響世界的關鍵技術,因此決定要朝這方面創業,「中國黃頁」就這樣誕生了。中國黃頁中收集了大量公司的訊息,讓用戶尋找公司相關訊息時更方便,不過後來因為融資的關係,中國黃頁被杭州電信投資之後,馬雲便失去了主導權,最後決定離開中國黃頁。

  1. 外經貿部商務信息中心

1997年底馬雲率領八人團隊成立外經貿部商務信息中心,一年內替外經貿部完成許多任務,同時也認識了許多厲害的人,像是yahoo的創辦人楊致遠。但後來馬雲認為這不是他真正的志向所在,所以又再次選擇離開,回到杭州進行下一次的創業,阿里巴巴即將要誕生了!

在前三次的創業經驗中,馬雲漸漸累積出自己的一套經營哲學,也展現了他應對及利用媒體、公眾的天賦,還有身為敏銳的機會發現者的天賦,這些都為他未來的創業之路奠下良好的基礎。

阿里巴巴的創立

背景與願景

1999年1月,馬雲在杭州湖畔花園找了一群人一起創立的阿里巴巴,當時他立下的願景是:「我們要辦一家B2B的電子商務公司,目標有三個:第一,要建立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;第二,要建設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公司;第三,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。」他期望幫助中小企業在網路上發布訊息,促進海外交易。

天上掉下來的禮物—蔡崇信

特別的是,阿里巴巴的合夥制度中,有兩個人是永久合夥人,一個是馬雲,另一個則是蔡崇信,蔡崇信甚至常被人說是「馬雲背後的男人」。那麼,蔡崇信到底是誰呢?

蔡崇信出生於一個台灣的律師世家,個性警慎嚴謹、話不多,但只要是決定要做的事情就會破釜沉舟、義無反顧。1995年5月是馬雲和蔡崇信的第一次見面,他們先是在西湖上划船聊天,後來馬雲帶他去了湖畔花園看看他的創業團隊,蔡崇信發現馬雲一直都是談論他偉大的願景,而不是商業模式,這對一個屢戰屢敗的企業家來說是非常難得的,讓蔡崇信動了想加入阿里巴巴創業的心。

當時的蔡崇信其實正在瑞典的Investor AB工作,年薪有70萬美元,而馬雲能付給他點薪水只有5000元而已,但為了表達他想加入的決心,蔡崇信帶著懷孕的老婆來到杭州,表明想要加入阿里巴巴的創業團隊,這一切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讓馬雲等人都感到非常驚訝,最後蔡崇信當然是成功加入阿里巴巴了。

那,蔡崇信到底有多厲害呢?

他豐富的經驗讓阿里巴巴迅速的進入正規化的運作軌道,像是替阿里巴巴確立了員工的持股制度、替阿里巴巴兩次上市操刀、他也幫馬雲進行了每一次的融資,在馬雲遲遲找不到人融資的時候,蔡崇信的人脈總能適時發揮效果,說他是阿里巴巴最稱職的CFO一點也不為過。

西湖論劍之後

阿里巴巴在2000年舉辦首屆西湖論劍,聚集互聯網界的商業和意見領袖討論業界重要議題,隨後便推出了兩項服務:「中國供應商」以及「誠信通」,中國供應商是阿里巴巴走向營利的重要一步,而誠信通則是成為未來阿里巴巴信用體系的雛型。

他們也利用「地推鐵軍」的方式,組織大量人員進行電話銷售和線下銷售,滲入所有消費者的生活裡,2013年之後阿里巴巴的B2B服務開始全面收費,每天的收入逐漸上升,就在此時,有一位強大的競爭對手—易趣進入了中國,造成阿里巴巴很大的威脅,就等到下一週再向大家說明吧!

 

來看看阿里巴巴創業時期的SWOT

SWOT

SW
  • 馬雲擁有豐富創業經驗以及敏銳的判斷力。
  • 具備國際觀的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。
  • 一開始的業務專注於線上的B2B服務。
  • 募資過程比較不順。
  • 外資持股比例較高。
  • 在創業第一年獲得資金後,就馬上在全球擴張版圖,好大喜功的行為,導致成本大幅增加。
OT
  • 電子商務開始蓬勃發展。
  • 互聯網基礎設施逐漸發展完善,更快速連結人與人之間的訊息。
  • 2000年左右遭遇到互聯網泡沫化。
  • 當時亞洲經濟發展水平相較歐美較低。
  • 中國消費者比較不相信一個素昧平生的商家在網路上所銷售的商品。

SWOT策略分析

SO 增長策略ST 多重經營策略
  • 透過蔡崇信的人脈以及他精準的判斷,尋找到了願意投資阿里巴巴的企業。
  • 先創立比較務實的「中國供應商」以及「誠信通」服務,滿足企業的需求。
WO 扭轉型策略WT 防禦型策略
  • 原來專注於B2B的服務上,在未來逐漸加入B2C和C2C的服務,更全面的幫助有需求的用戶找到他需要的商品。
  • 以大裁員及裁撤全球辦事處的方式,大幅降低成本,把剩下錢專注於經營杭州總部。

個人評論

馬雲不斷創業的精神是令人佩服的,因為有了前三次的創業失敗經驗,他才可以更加瞭解自己想要替這個世界改變什麼,從失敗之中逐漸確定自己的核心原則,並且累積更多有用的人脈。我覺得馬雲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幸運也不怕失敗的人,他可以用很小的代價去獲得很大的經驗與智慧,為他之後的創業過程奠下良好的基礎,也因為他的理念非常堅定,並且擁有獨到的眼光,在創立阿里巴巴時成功吸引到蔡崇信來幫忙他,之後才得以在第四次創業時成功,成功改變了部分人們的生活。

 

參考資料

http://bit.ly/2FDSm7d
http://bit.ly/2FCkQ1r

 

查看相關文章:

阿里巴巴 的創業歷程 (一) [目前單元]

阿里巴巴 的創業歷程 (二)

阿里巴巴 的創業歷程 (三)

阿里巴巴 的創業歷程 (總結)

 

相關文章

Back to top button